轉載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簡易合成用于電化學的Co3O4多通道碳納米纖維DOI: 10.1021/acsami.0c06254鑑于其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人們對基于多孔碳納米纖維的復合納米材料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然而,將無機組分引入多孔結構操作復雜且產率低。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簡單合成鈷氧化物摻雜多通道碳納米纖維(P-Co-MCNF)作為電化學應用電極材料的方法。通過相分離聚合物納米纖維的簡單氧等離子體暴露,在碳結構中直接形成氧化鈷組分。P-Co-MCNF作為超級電容電極顯示出高比電容(2.0 A g-1時為815 F g-1)、速率能力(1 A g-1時為821 F g-1和20 A g-1時為786 F g-1) 以及循環穩定性(5000次循環中為92.1%)。此外,在非□傳感器的應用中,對葡萄糖分子具有良好的靈敏度(低至1 nM)和選擇性。 圖1.含氧化鈷的多通道碳納米纖維的合成步驟示意圖。圖2.在每個制備步驟後,
不同MCNF的CV曲線(黑色:MCNF;紅色:Co-MCNF;藍色:P-Co-MCNF)。(b)以不同掃描速率(5-100 mV s-1)的P-Co-MCNF的CV曲線。(c)不同電流密度(1-20 A g-1)下P-Co-MCNF的恆電流充放電曲線。不同電流密度(1-20 A g-1)下電極的(d)比電容(Csp)和(e)電容(C)的計算值。(f)由恆電流充/放電曲線(在2 A g-1下)計算的重復循環中電極的Csp和庫倫效率(黑色:MCNF;紅色:Co-MCNF;藍色:P-Co-MCNF)。圖11.(a)以不同掃描速率(10-100 mV s-1)獲得的對稱設備的CV曲線。(b)不同電流密度(1-20 A g-1)下對稱設備的恆電流充放電曲線。(c)對稱設備的長期循環性能(電流密度:2 A g-1)。(d)對稱設備(紫色)與其他設備的Ragon圖。圖12.(a)在添加濃度遞增的葡萄糖時,P-Co-MCNF電極(在0.55 V時)的電流響應。(b)電極對不同葡萄糖濃度的靈敏度校準曲線。(c)不同分析物(抗壞血酸(AA)、尿酸(UA)、多巴胺(DA)和氯化鈉(NaCl))對電極的安培響應。 鏈接地址:http://www.espun.cn/News/Detail/43210文章來源:易絲幫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Biomaterials:靶向自組裝□抑制乳腺癌進展和轉移DOI:10.1016/j.biomaterials.2020.120055腫瘤細胞與週圍微環境之間無處不在的相互作用促進了腫瘤的轉移,因此中斷這些交流對抗轉移治療具有巨大的潛力。在此,研究者描述了一種原位自組裝策略,該策略限制了腫瘤細胞與腫瘤微環境(TME)之間的直接接觸。在這種策略中,Lys-Leu-Val-Phe-Phe(KLVFF)□基序通過透明質酸(HA)功能化的脂質體靶向腫瘤,並自發地自組裝形成納米纖維,其網狀結構包裹在腫瘤細胞週圍。纖維納米結構掩蓋了膜的突起,因此阻礙了腫瘤細胞的遷移和侵襲,特別是通過有孔內皮的遷移。腫瘤細胞上的納米纖維塗層在體外顯著限制了腫瘤細胞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並在體內阻止血小板在循環腫瘤細胞(CTC)週圍的粘附,從而限制了血小板的促轉移作用並防止了早期轉移。此外,納米網穩定地保留在原發腫瘤部位72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