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娛樂城-尹正為王一博慶生
補上商業養老險短板(財經觀) 通過財稅政策的槓桿作用做強“第三支柱”,既需要居民調整心態,積極有為,也需要細化相關政策,引導鼓勵。政府、機構、居民協同出力,才能更好地撐起養老保障網 春節將至,許多人千裡奔波回故鄉,陪父母過個年。在人口老齡化和流動加速的背景下,“如何養老”成為許多家庭的重要議題。 實現老有所養,一方面需要建設高質量的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另一方面,必須增加養老金儲備,讓老年人有能力滿足衣食住行、醫療等基本需求,以及豐富多彩的改善性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大幅提高,職工養老金十五“連漲”,累計漲幅可觀,在國際上亦不多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實現並軌,進一步彰顯制度公平。但一直以來,我國養老體系結構失衡的問題比較突出。國際上,用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即養老金替代率,來衡量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的差異。參考國際經驗,養老金替代率達到70%以上,才能保證人們退休前後生活水平基本相當。而目前我國養老體系“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目標是59.2%,“第二支柱”──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以及“第三支柱”──商業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均不足1%。建立安全穩健的國家養老儲備資金,“第三支柱”替代率水平應該保持在15%至20%。通過財稅政策的槓桿作用做強“第三支柱”,鼓勵居民提高商業養老金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