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彩券行-指考放榜驚奇翻轉
網貸清退按下加速鍵 P2P網貸清退進入“攻堅階段”。一段時間以來,多地宣布全部取締對轄內網貸業務。隨著整治不斷深入,P2P網貸行業風險持續得到緩釋。 能退盡退,應關盡關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均加快P2P網貸平台清退步伐。 6月24日,山東青島公布了第一批13家自願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清的P2P網貸機構名單。兩天後,新疆也公布了第四批次清退機構名單,目前新疆已累計清退27家P2P網貸機構。 能退盡退,應關盡關,是此輪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主方向。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此前明確,要爭取2020年基本完成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的主要目標任務。 數據顯示,專項整治以來,全國累計有5000多家P2P網貸機構退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實際在運營的P2P網貸機構139家,較2019年初下降86%;借貸餘額下降75%;出借人數下降80%;借款人數下降62%。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1個月下降。 與此同時,多地已完成“清零”任務。 近日,湖北發布公告稱,全省納入專項整治的147家法人網貸機構,沒有一家完全合規並通過驗收,截至目前已全部停業;安徽省地方金融局表示,全省94家P2P網絡借貸機構全部停業退出,存量風險有序化解;截至6月18日,江蘇省216家法人P2P網貸機構全部終止新增業務,實現了行業性的全面退出。 據統計,截至目前,湖南、山東、重慶、河南、雲南、四川、河北、甘肅、山西、內蒙古、陝西、吉林、黑龍江、江西、湖北、安徽等省份已宣布全部取締對轄內網貸業務,其餘各地網貸機構也在陸續退出中。 化解平台風險仍有挑戰 專家表示,作為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安排,P2P網貸平台退出是防範網絡借貸平台風險的重要方式。通過良性退出能夠降低網絡借貸整體風險,也有利于保護投資者利益。 2018年以來,一度迅猛發展的P2P網貸平台相繼“爆雷”,大批投資者深陷非法集資陷阱,多家P2P網貸平台因非法集資與自設資金池被立案偵查。 今年6月,北京海澱公安分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報表示,對安投融(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愛投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開展查處,對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對實際控制人趙某霞上網追逃。此外,警方已對涉案資產開展查封凍結,並全力追贓挽損。 隨著互聯網金融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不斷深入,網絡借貸等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持續收斂。但與此同時,化解網貸平台的風險還有不少挑戰。其中,停業機構處置任務仍然艱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初,能明確查到完成兌付後真正良性退出平台有180家,僅佔全部停業、轉型及問題平台數量的2%。經停業的網貸機構存量風險仍處高位,“退而不清”“退而難清”問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