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娛樂場-北京企業亂倒建築垃圾最高罰100萬
醫療健康成為重災區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了嗎原標題: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了嗎 新華社發 5G輻射大?近視能治愈?電子煙可以幫助戒煙?孕婦不能接種流感疫苗?這些以“科學”名義出現在朋友圈的文章,令人真假難辨,成為被頻頻轉發、流傳甚廣的“科學”流言。 不久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布了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從中可以發現,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通信、出行、健康等領域成為“科學”流言多發地。 “輻射”沒那麼可怕 聞“輻射”而色變──一段時間以來,圍繞“輻射”的“科學”流言為數不少。有人稱,5G基站密度極其高,可能會對水分子和氧分子的一些震蕩頻率產生共振,對人體的危害很大;還有流傳甚廣的文章認為,國產高鐵輻射嚴重,坐高鐵等同于照X光。 事實上,輻射並不可怕,它只不過是一種能量傳遞方式。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自然界電閃雷鳴、太陽黑子活動等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在日常生活中,電腦、電視機和吹風機等都是電磁波的發射源,電場輻射已經是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只要輻射在安全標準內,就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按照國家標準要求,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需要小于40微瓦/平方釐米。在實際執行時,運營商考慮到不同制式無線通信信號的疊加,工程施工會控制在8微瓦/平方釐米以內。實際環境中的電磁輻射水平都會比安全限值要低很多。 與此同時,我國高速鐵路上運行的列車,使用的電力一般為2.5萬伏特、50赫茲交流電,產生的電磁輻射屬于“極低頻電磁輻射”,完全不同于醫院裡X光的電離輻射。因此,“坐高鐵=照X光”的說法屬于誤導。中國高鐵的電磁輻射量遠遠低于國際標準,根本不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醫療健康成為“重災區” 健康與醫療領域,可謂“科學”流言的“重災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于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視,但也為流言的產生和傳播提供了渠道。如果盲信盲從,非但無益于健康,甚至有可能危害身體、延誤治療。 例如,有流言稱孕婦接種流感疫苗,會感染流感病毒,加重妊娠反應,還會影響胎兒健康,甚至是導致胎兒的畸形。但實際上,孕期女性因抵抗力弱,更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而且在孕期的任一階段都可以接種。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嚴禁接種非滅活疫苗,此類疫苗有潛在感染胎兒的風險。 還有流言聲稱,長期服用降壓西藥容易致死,會讓患者產生藥物依賴性,藥物的“毒性”則會摧殘心、腦、腎,還會帶來諸多副作用。但專家指出,只有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療,